太极拳发力的九个技巧如下:
1、合拍
对方向我发手时,我应按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原则顺应其势,不丢不顶,接住彼手,引进使其落空,待其力尽,必有回意,我即可顺势而发。《打手歌》中说引进落空合即出的合字应该是指对方力尽我即发出的转化时刻,即合拍时刻。
2、牵动
引进对方来手时如对方来手停止不前,对方重心稳定,我若发劲必然效果不佳,难将对方发出,我应牵动对方来手,使其重心前倾,对方必急回撤,我即顺势而发,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3、骤发
对方一有回意,我即以爆发力骤然发劲,如迅雷闪电,疾风骤雨,引发之间,合而为一,使对方在毫无思想准备下骤然被发出,不及走化。已故太极拳家顾留馨老师曾称赞扬澄甫先师推手是动之至微,引之至长,发之至骤,“凡身受之者未觉其动而已腾空跌出”。
4、寸劲
向对方发动时,应以在极短之时间发出的最大之劲发之才能将对方发之致远,即所谓寸劲这样就会使对方猝不及避,不易走化。
5、劲整
上述所发之寸劲亦应集周身之劲,所谓“周身一家”。《拳论》中也指出发动须沉着松净,专注一方;“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运劲如百炼纲,何坚不摧”。故如欲使发放效果最大,必须劲整。
6、螺旋
向对方发劲时,无论用单手或双手均应画或大或小之圈,含有螺旋之意,以使对方不知我劲之所向,陈式太极拳中曾强调缠丝劲,杨式大极拳亦然,发动时画极小之圈,而后适时发出,所谓意在惊弹走螺旋,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才能发之致远。
7、发点
向对方发劲时,无论用挤或按,用单手或双手,劲力均应集中在一点,意在对方中枢。《拳论》中说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力点集中在箭的尖端,才能有穿透力。如力量不集中,发放不能致远。
8、跟步
向对方发劲时必须有步法的配合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力由脊发,步随身换。即步须根据发劲的需要而转换,如发劲时后腿跟上半步,前腿亦随之前进半步,使我之步伐前移,发乎范围加大,将对方发之更远。
9、挫意
发劲时应含有挫意,《拳论》中说:“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此处挫力应为自下而上的螺旋曲线发力,使对方在着力时有被撕裂腾空而起,似断线风筝般的被发出的感觉。
太极拳发力的九个技巧包括:
1. 合拍:在和对方交手时,按照对方来手的速度和节奏,顺应其势,不丢不顶,接住彼手,引进使其落空,待其力尽,必有回意,我即可顺势而发。
2. 牵动:引进对方来手时,如对方来手停止不前,重心稳定,我若发劲必然效果不佳,难将对方发出。此时应牵动对方来手,使其重心前倾,对方必急回撤,我即顺势而发,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3. 骤发:在对方一有回意时,我即以爆发力骤然发劲,如迅雷闪电,疾风骤雨,引发之间,合而为一,使对方在毫无思想准备下骤然被发出,不及走化。
4. 寸劲:向对方发动时,应以在极短之时间发出的最大之劲发之才能将对方发之致远,即所谓寸劲。
5. 螺旋:在发力过程中,要运用螺旋力,使力量在旋转中前进,既有利于穿透对方防线,又能增加发力的威力。
6. 发点:选择合适的发力点,将对方的重心破坏,使其失去平衡,有利于我方发力。
7. 跟步:在发力时,要灵活运用步法,保持自身的稳定,同时增加发力的效果。
8. 挫意:在交手中,要运用意念,挫败对方的意志,使其失去斗志。
9. 整体发力:在发力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全身的力量,使手脚、躯干等各部位协同作用,形成整体的合力。
以上九个技巧在太极拳发力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需要习练者在实践中不断体会和运用,以提高自己的发力技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