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武术问答老山日记网

这世上真的有气功吗?

282 2023-12-11 22:07

气功的分类 悠久的历史,广阔的幅员,数千年来亿万人的气功实践,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气功遗产。流派门户之众,功法种类之多,何啻千百。为使人们对我国气功有一概括的了解,这里介绍几种分类的方法。 一、从练功内容分 1、性功: “性”指心性、神意的活动。古称“心为地,性为王,王居心地上”(《坛经》)。性功主要从练神入手,完全集中于意识活动的锻炼。开始多从上丹田练起(但守上丹田者并非都属于性功),或不靠意守,任其自然。佛家参禅,以及以一念代万念等以调心为主的功法均于此。当然,涵养道德,陶冶性情也属性功范畴。 2、命功: “命”指肾精以及身躯有形之物。命功从练精入手,有聚津生精,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等阶段,开始多守下丹田。导引、按跷等凡是以调身为主的功法多属此。 3、性命双修功: 任何功法的高级阶段都是性命兼修的。有先修性功,后修命功,以完成性命双修者;有先修命功,后修性功,以完成双修者;有从开始就上练神慧以修性,下练元精以修命而行双修者。 二、从练功的姿态分 总体上可分为动静两大类。凡是具有形体运动的统称为动功,保持静态姿势的称为静功。动功多是外动而内静,动中求静;静功则是外静而内动,强调意和气的锻炼。因此古有“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之说。实际上动静内外之分也并非绝对的,往往是动静结合,内外兼练。 人的姿态虽然千变万化,但不外行、立、坐、卧四个方面,古人称为“四威仪”。并要求“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从现代力学、医学的原理来看,这是符合健康要求的,是保持健美姿态的基本要领。 1、站功: 又称站桩,站功对于强壮身体,发动真气,增进体能等有明显的效果。它不仅是一种气功锻炼的方法,也是武术的基本功,是达到武术上乘功夫的重要途径。古人云:“要把骨髓洗,先从站桩起。”故站桩不仅适于老弱病人,也适合于健康的人、青壮年和体育爱好者。 2、坐功: 是静功锻炼的基本姿势,此法易于启动真气而不外散,有助于打通经络,并观察内景,故为历代气功界所推崇。坐功姿势也有多种,通常有平坐(坐在椅、凳上)、盘膝坐(又分为自然盘――散盘;单盘――一足上抵会阴,另一足置于大腿根部;双盘――两足分别压于两腿上)和跪坐(跪姿、臀部坐在小腿和足上)等多种。 3、卧功: 以卧式练功,较坐功更有利于放松入静,但也易于入睡。卧功姿势又有侧卧和仰卧之分。 4、行动: 在行进中练的功法,行功多从武术的一些基本步法脱胎而来的,如太极拳中的踽步,八卦掌中的U泥步等等。行功易学易练,也不易出偏差,而且有和畅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 三、从历史源流分 历史上存在着医、儒、道、释、武等不同流派的修炼方法,实际上这是同源而异流。在修炼方法上各流派互相渗透、互相移植,已无法界定清楚,不过在修炼的目的方面,却是各不相同的。但儒、道、释、医、武各家的修炼方法都有健身作用,健身气功应广征博采、取其精华。 1、 道家气功 道家气功术法林立,内容丰富。道家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故以精、气、神为修炼的基础,以宝精、固气、啬神为修炼的原则,从而达到精足、气充、神旺的目的。道家气功重视性命双修,形神并练,它有一套完整的“从有为以造无为”,“先修命后养性”的理论和精细的气脉双修、还丹内敛、吐纳导引、动静相兼的练功口诀,无论动功、静功都是有理论、有系统、有次第、有方法,并且还有一套纠治练功偏差的方法,以及练功与“服饵”相结合的营养学和炼丹炼汞的技术。这一系列所谓“有为无为”、“修命养性”以及医药、炼丹、服饵、吐纳、导引等的理论和方法,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2、 儒家气功 儒家气功以“炼心”为主旨,着重于道德的净化与陶冶,在练功中引入了伦理规范,重视修身治学,摄生养气。一方面,他们把“修身”当作“用世”、“治世”的基础,如《大学》中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另一方面,有特别强调“用世”、“治世”的实践当中“修身”,把“用世”看成“修身”的继续,或者说是修身的一个飞跃。总之,以“修身”为本,“修身”、“治世”和“用世”三者的统一是儒家气功的特色。 2 气功的分类 3、 佛家气功 佛家气功是以佛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主张‘戒’、‘定’、‘慧’三者并重,而以禅定为基础,目的在于断惑存真,明心见性。 中国佛家气功又有天台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等众多流派,其中每一派又分出无数支流,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乃是举数之言,实则是“法门无量”的。佛家气功止观双运、定慧双修,讲求“依戒资定,由定生慧,依慧而断除妄惑,显发真理”。 4、 医家气功 医家气功以防病治病、养生保健为目的。与道家相比,医家更重人体本身的生命运动,对于经络、脏腑的气化过程和规律,有更为深入细致的认识。医家气功不仅是医家修身治学的基础实践,也是医家济人惠世的重要方术。《黄帝内经》所列医家治病的五种主要方法中的导引、按跷、吐纳、行气本身就是气功;而按摩、针灸、亦和气功有密切关系。 5、 武术气功 武术气功是武术与气功相结合的一种特殊气功。武术气功的特点是以充盈内气为基础,强调意、气、力、形相结合,注重凝神聚气,以意驭气、以气引形,从而增强形的功能,武术气功可以提高人体反应的灵敏度,强壮内脏及筋骨的功能,具有强身健体、防身御敌的功效。 四、从功法的特点分 按照气功功法的特点,可分为导引派、吐纳派、禅定派、存想派、周天派五大主要派别。 1、导引派 导引派气功注重肢体运动,动作导引,要求意气相随,形神合一,具有强健筋骨、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祛病强身的作用。 2、吐纳派 吐纳派是以锻炼呼吸为主,又称为练气、调气、行气;调吸派主要是呼吸精气,吐故纳新。其中又分为以练吸为主的纳气法和以练呼为主的吐气法。 3、静定派 静定派是指以意念锻炼为主,要求集中意念、专注一境、凝神静坐,达到心如明镜止水、一尘不染的境界,气功界常讲的“以一念代万念”的功法即属此派。 4、存想派 存想派也是以意念锻炼为主,与静定派所不同的是,存想派功法是运用想象体内景象的方法来集中意念,气功界所谓“以念制念”的功法即属此派。 5、周天派 周天派源于古代内丹术,故又称内丹派,它是在意识内敛的基础上,意气相依,内气沿任脉、督脉等经络路线运行为特点的一派功法。一般又分为以通任、督二脉为主的小周天和以通奇经八脉或全身十二部经脉为主的大周天两类。 以上列举了几种气功的分类方法,远非全面;但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气功的一个“横断面”,以及它和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联系。 本文来源:《健身气功培训教程》 现代“气功”一词包括了古代的“吐纳”、“导引”、“存神”、“静功”、“动功”、“内功”、“外功”、“修练”、“打坐”、“入定”、“坐禅”、“静坐养生”、“修身养性”、“呼吸养生”等等,甚至太极拳等某些武术,只要以内功为基础,都属气功的范围。 气功又分动功与静功两大类,前者也叫外功,后者也叫内功。外功以内功为基础,静极才能生动,所谓“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精气神充足了,筋骨才能强壮。静功并非静止,而是“外静内动”,是机体的特殊运动状态。正如王船山所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以养神,以吐纳呼吸为主要练功方法;动以练形,以运动肢体为主要练功方法。无论静功还是动功,都离不开调心、调息、调身这三项练功的基本手段,也就是意守、呼吸、姿势三个环节。静则生阴、动则生阳,动静兼练,“三调”结合,于是阴阳调和,祛病延年。正如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里所说:“能动能静,所以长生”。 由上可知,气功是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一种祛病延年的身心锻炼方法。它与现代科学的预防医学、心身医学、运动医学、自然医学、老年医学以及体育、武术等等,都有一定的联系。它通过自我调控意念、呼吸和身躯、来调整内脏活动,加强自身稳定机制,从而达到祛病益寿的目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9个专题1920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