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自行车问答老山日记网

骑自行车时是低档位高踏频省力还是高档位低踏频省力?

59 2025-04-25 05:37

一、骑自行车时是低档位高踏频省力还是高档位低踏频省力?

看速度的。速度慢的情况下,低档高踏频省力!速度快是高档低踏频省力!

二、在骑自行车的时候,路途长的。如何保持速度。并且不怎么累。我的变速车。骑车什么档?骑车有什么技巧?

对于一般地业余选手:

主要是踏频,没有锁鞋,平路时,圆形前盘的情况下,蹬踏踏频在60-90圈/min是效率最高的;有锁鞋,脚在各个位置都可以发力,踏频可以相应降低10%;椭圆前盘,发力效率也会相应提高,踏频也可以相应降低10&。但是自从发明了锁鞋,锁鞋就替代了椭圆盘~

上坡时,每蹬踏一圈,会更有效地输出功率(曲柄与地面的角度和这个角度对应的力矩的波形会发生变化),踏频可以比平路上下降30%,即40-60圈/min。

下坡速度稳定后,功率输出情况与平路上没有什么区别,踏频与平路踏频应维持一直。

平路上踏频应该尽量保持稳定,而且要习惯60-90之间的一个值。平路小于60,上坡的踏频就低,膝盖承受很大压力,长期容易最膝盖造成损伤。频率太高,效率肯定会降低,但是专业运动员的巡航踏频普遍比较高,(可能与他们发力很猛,造成角度与力矩的曲线发生变化。)90以上很普遍。

三、骑自行车怎样蹬车省力 为什么 谢谢

市面很多的自称山地车的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山地车.相较于通俗广义的普通车来说,山地车有:

山地车的制动性和机动性非常好.

山地车的前叉角度比较小,所以龙头灵活;

山地坐垫窄而硬,普通车的软而宽的不便发力,会左右晃荡;

山地车胎颗粒大,太宽,适合大多数的路面,有较强的附着力;

山地车多数采用力臂较长的V型刹车,或碟型刹车,制动力小;

山地车把宽,增加方向的操控性;

山地车脚踏宽而抓脚;

山地车五通(连接车架牙盘的)轴承多数采用梅花和四方轴;

坐在山地车上,人整体重心在后面,至于坐垫的高度完全取决于地形;

山地车变速没有用内三速的.

............

很多.

没有蹬的轻松又能骑很远的说法,要科学的做到长距离骑行,需要配合计速器和心率表,这样可以直观的表达出骑行人当时的体力适合何种强度的齿速比.

================================================================

(对楼上兄弟,我有不同意见:

钢:铬钼钢,有类似铝合金的抽空技术,可以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最大幅度的减轻重量,所谓抽空,就是该厚的管壁厚,可以薄的地方薄;

钛合金:有记忆性,正好是弹性十足,试试老式手机的天线就知道了,钛合金之所以贵,不是钛金属的稀缺,而是焊接必须在无氧环境,也就是工艺成本高;

碳纤维:报废率极高的材质,不是金属,延展性极低,断裂没有预感,就像玻璃一样.碳纤维坏了不存在修复.我们速降攀爬没人敢用它做结构件,只有冲击不强烈的情况才会用它.)

从报废率上来说:碳纤维最高,然后铝合金(正常使用十来年没问题),其它...,钛合金基本不存在报废,即使脱焊都可修复.

我说完了O(∩_∩)O~

四、踏频怎么测?最佳踏频一般是多少?

很好算···你记住恒定的速度 和变速器挡位速度=踏频*后轮周长*(牙盘齿数/飞轮齿数)踏频=速度/[后轮周长C*(牙盘齿/飞轮齿)] 记得换算下单位···踏频=30KMH/[1480mm*(52T/11T)]=71.46次/分

五、自行车中说的“踏平”是指什么?

自行车所指的踏频就是1分钟脚踏转圈的次数。

    一般90-100是指平路下的效率竞速骑行或强度训练时的踏频,爬山时通常达不到这么高,爬坡时能有70-80就不错了。

     踏频训练是一个长期的有意识训练过程,重点是在高踏频下仍然保持身体的平稳,不至于由于踏频的提高而产生身体的左右摆动和上下跳动。也就是说,使得人与车之间始终保持协调一致、始终达到人车合一的境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踏频训练是自行车入门的必修课,尤其是对于公路车。始练时可以将速度暂时放在一边不管,只练频率;等频率提起来之后(譬如达到较长时间的100踏频以上)再辅以力量、耐力达到一定速度目标,如此逐步增量。当频率与力量同步得到了提升时就成为一个骑行高手!

    然而,我们从何入手?

    第一种说法是,频率与力量两者缺一不可,都是需要通过训练而提高的。踏频是自行车运动的入门功夫,不学会怎样高效率地踩踏,就不能算是真正学会了骑车,所以通常教练会要求从基本的踩踏功夫入手,包括踏频训练。踏频和力量都不是先天的,都需要经过后天的勤苦锻练,所以,训练频率与力量的方法只有在骑的过程中才能训练出来,并且频率训练与蹬踏技术关系非常密切,如果不掌握要领而一味地大力蹬踏,反而容易导致动作变形,所以很多教练都主张先从频率入手进行训练,再逐步地辅以力量的训练。

     第二种说法是,没有一定的力量,怎么能实现高踏频。在观察职业车手、环法车手(公路车)他们的踏频平路要在100-120/分钟(个人记时赛是,会在120-150/分钟),爬坡80-90/分钟。这样做是为了不让乳酸过量堆积。超级强大的腿部肌肉力量是首位,在力量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在去训练高踏频,才有好的效果。高踏频固然好,但需要力量作为支持,我们在骑行过程中发现,踏频如果高了,但力量跟不上,在爬坡的时候就尤其凸显出来 。所以说,平时多训练腿部力量,力量跟上了,再去训练踏频,就会轻松很多。

     两种不同的说法,都很重要,都可以尝试,最主要是不断骑行,不断总结骑行经验,尽情享受骑行中的乐趣,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在骑行中磨练我们的意志,或许我们不能成为骑行高手,但我们参与,我们骑行,我们健康,我们快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9个专题34298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