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自行车问答老山日记网

自行车车胎的使用和保养有哪些?

53 2025-05-05 13:52

一、自行车车胎的使用和保养有哪些?

竞赛自行车的车胎是管形状,胎壁很薄,训练和比赛时极容易损坏,应特别注意保养。    自行车赛车胎根据重量分为多种型号。日常公路训练时多使用250克以上的车胎,比赛时可根据路面情况,选用200—300克的车胎。车胎愈细,与路面的接触面愈小,摩擦力也小,有利于提高车子的前进速度。    车胎注入一定气体的目的是:能使自行车有一定的弹性,减少径向颠簸力对车圈的冲击;能在自行车负载情况下,减小路面同车胎的接触面,以减少摩擦力。为此,训练和比赛时,胎内气压要适合。公路车胎一般保持5——7kg/cm2气压,场地车胎最好注入10——12kg2/cm2气压。胎内气压过大时车胎容易爆烈,如果过小,则加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加不必要的体力消耗,车胎还容易从车轮上滑脱。尤其在赛车场上骑行,车胎气压小了,更容易从轮子上滑脱下来,发生危险,导致运动员受伤。    每次骑行前两小时要给车胎充好气,进而检查车胎是否漏气,表面有无异物或刺伤部分。在夏季训练和比赛后休息时,要将车子置放在阴凉处,避免车胎受热后气体膨胀而爆裂。保存车胎时,注入少量气体,悬挂起来,放置在阴暗通风处,湿度不要过高,防止胶性老化变质。    比赛时如需要更换新车胎,应将新胎事先装上,最少骑行50公里以上,检查一下车胎是否良好,确认无问题后,方可使用。    内胎的修补。首先是找破洞。其方法是给破胎打人适量气体,放入水中,起泡最多的地方即是破洞所在。若到处都 漏气不易找到破洞时,可将车胎气门嘴两边折叠回来,用手抓紧或用绳扎好,不让气体通过,另一人帮助打气,如果打气后很快气体漏掉,说明气门嘴附近漏气;打气后不漏气或 漏气很慢说明破洞不在此处。可将折叠处向后移动,继续逐 段检查,直到找出破洞为止。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二、自行车爆胎问题分析及如何预防?

运动自行车外出活动时经常有爆胎情况的发生,这样往往给别人以误解,认为运动自行车不够结实。其实这只是个概率问题。因为同样的时间内,运动自行车的行使路程是普通自行车的数倍,所以,仅这个原因,概率就增加了数倍。另外,因为运动车的主要活动范围是郊外,郊外的道路不像市内道路有专人清洁,所以异物较多。还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越细的车胎越容易爆。其实不然,越细的车胎胎压越高,越高的胎压越不容易爆胎。具体我回在下面说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爆胎和运气直接相关。按照流行的说法,就是RPWT。介于最近我们的活动中爆胎扎胎问题频繁发生,必须采取一些措施:

1:请在活动前焚香沐浴,虔诚祈祷。

2:另外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沐浴焚香大家都会,不用我教,下面说说技术措施。 内胎的问题一般有四种情况:从外面扎破,被石子或台阶嗑破,从里面爆裂,慢撒气。关于第一种情况扎胎的预防措施:1.气打足,一定要把气打足,如果有气压表的气筒,请打到接近外胎上标明的气压数字。没有气压表的话,用手指来感觉。一般来说,公路车要打到用手指完全捏不动外胎(大男人的手)。山地车要打倒还能捏动,但是捏上去非常非常硬。高胎压得好处很明显,轮胎硬了,很多尖锐的石子,碎玻璃之类的碰上以后会被弹开,而无法扎进去。极大的减少了被扎的几率。2.停车休息的时候,注意检查外胎,看看有没有碎玻璃,小铁片,石子之类的嵌在外胎上,提前清理干净。这些东西可能一时不会扎破,但是骑行速度和距离会让他们越来越深入,直到扎破内胎。

3.骑车要看路,躲开路面上可疑的东西。另外,尽量靠近路中间行走,一般玻璃铁片什么多在路边。关于第二种情况,嗑破:造成这种情况的唯一原因就是胎压不足,所以轮胎太软,再嗑上硬物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支撑力,导致内胎被挤向车圈,在车圈上磕破。 预防措施同上:打足气,多看路。第三种,爆裂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胎垫的问题。

一是胎垫无法承受高压,向内变形太多甚至破裂,导致内胎向内爆裂。

二是胎垫没有垫好,发生了移动,导致车圈上的孔直接和内胎接触,高压时爆裂。解决的方法,选择能承受高压的胎垫。如果胎垫窄,容易滑动,那么先用3M胶带一类的东西把车圈内侧缠一遍,盖住所有的孔。而且可以增加胎垫的摩擦力,减少发生滑动的可能。第四种,慢撒气这种情况一般是内胎质量问题。在安装内胎之前要提前打气检查一下。出门携带的备胎也要提前检查过。特别是国产轮胎,要多加小心。 慢撒气一般发生在气嘴儿处,这是要重点检查的地方。除了上述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爆胎后,刚换好内胎,但是很快发现漏气。 这有两种可能,一是扎破内胎的东西还留在外胎上。 预防方法,补胎的时候要仔细检查外胎,对于破胎的位置要用手仔细模过内侧,确认没有异物。另一种可能是安装外胎的时候撬胎棒挤坏了内胎。预防方法,苦练换胎技术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三、怎样帮自行车补内胎?

这样帮自行车补胎的:拆开外胎、拿出内胎、之后补一帖,装好内外胎,就好了。

四、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应注意什么?

新车胎要打足气。平时车胎打气要适当,打气不足,外胎易折裂;打气太足,易伤车胎和零件。正确的做法是:前胎应少打气,后胎宜多打气。冷天应打足气,热天打气不宜太足。

另外奉上,自行车日常保养七个小窍门

1.自行车骑一段时间后,各部件应进行检查与调整,以防零件松动脱落,滑动部位应定期注入适量机油,以保持其润滑。

2.车辆被雨水淋湿或受潮后,电镀零件应及时擦干拭净,再涂上一层中性油(如家用缝纫机油),以防生锈。

3.涂罩光漆的零件不可抹油揩擦,以免损伤漆膜,使其失去光泽。

4.自行车内外胎及刹车橡皮都是橡胶制品,应避免接触机油、煤油等油类制品,以防橡胶老化变质。新车胎要打足气。平时车胎打气要适当,打气不足,外胎易折裂;打气太足,易伤车胎和零件。正确的做法是:前胎应少打气,后胎宜多打气。冷天应打足气,热天打气不宜太足。

5.自行车载重要适量。普通自行车,载重量不得超过120公斤;载重自行车,载重量不得超过170公斤,由于前轮按设计只承受全车40%的重量,因此不要在前叉上挂重物。

6.骑车速度要适当。起动不要过猛,遇到不平的路面要慢速行驶。

7.自行车不用时,应放在干燥通风处,以免锈蚀;同时,车胎要打足气,以免车胎被长时间挤压而裂开或变形

骑车旅游中自行车的保养、修理小窍门

一、 自行车把套容易旋转松动,可将白矾放在铁勺内加热熔化,倒入把套中,趁热旋转即可。

二、 冬季防自行车胎漏气的窍门:冬季冷,自行车气门金属芯和橡胶气门芯间有少量水气冻结而造成漏气。这时在自行车金属气门芯上涂一层黄油,套上橡胶气门芯管(不能沾水),即可防止漏气。

三、 处理车胎慢撒气的窍门:将气门芯拔下,放掉内胎的空气,取半汤勺滑石粉,用硬纸做成锥形漏斗将其慢慢灌入内胎,这样可解决慢撒气的问题。

四、 修补自行车内胎的窍门:自行车内胎被尖东西扎破后,可在小洞上贴几层一层比一层厚的医用胶布,可使内胎长久不漏气。

五、 自行车沾水不宜马上上油:自行车遇水后,虽经过擦拭,大的水珠擦去了,但仍有许多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水珠存在。如果这时急于上油,油膜正好覆盖了无数微小水珠,使其不宜挥发,反而会造成车子各部件,特别是电镀的生锈,因此沾过水的自行车用布擦干后,要过几个小时,待微小水珠挥发后再上油,才能达到防锈的目的。摩托车也是如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9个专题34720篇文章)

返回首页